cover_image

国奖*2、直博清华!暨南的她说:“努力会让我更安心!”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5年05月27日 12:27
图片


绩点、综测排名专业第一

两度获得国家奖学金

参与发表3篇SCI论文

直博清华大学

 

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

担任国旗护卫队负责人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

在多面尝试中提升自我

 

她就是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

吴琪琪


图片

吴琪琪个人照


图片

因热爱,开启科研初探索


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始于吴琪琪高中参加生物竞赛的经历。从高中时初识生物学的魅力,到大学后坚定地走上科研道路,她的故事始终围绕着“热爱”二字展开。


进入大学不久,吴琪琪便加入了暨南大学生物医药中心,开启了她的科研探索之旅。吴琪琪参与的第一个课题,是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学研究,她希望用现代生物学技术为中药的疗效寻找科学解释路径,“许多人认为中药无效,主要在于缺乏理论依据来验证其作用。”在导师项琪研究员的指导下,她着手查阅资料,学习实验操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仿生细胞外基质水凝胶负载牡丹根外泌体促特应性皮炎治愈及机制研究》


图片

吴琪琪在做实验


大二时,吴琪琪将视线投向更现实的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她聚焦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因进口治疗材料价格高昂,常常无力承担治疗费用的现象,创立了“龈领未来”项目团队,招募了包括生物学、口腔医学、财务管理、广播电视学等专业同学,共同探索重组活性蛋白的实际应用。


图片


结合前期研究的基础,“龈领未来”团队设计了一款基于重组细胞外基质结构蛋白的口腔双层修复膜。该设计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工程菌株,利用微生物发酵体系替代传统动物源提取工艺,使口腔修复膜原料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在解决价格痛点的同时规避异种胶原致敏风险,为实现高端口腔修复材料的国产化替代提供了新策略。最终,“龈领未来”项目斩获了众多奖项,其中包括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铜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等


从科研“小白”到项目队长,吴琪琪一次次迎难而上——协调团队事务、学习跨专业知识、解决科研难题……尤其在参加“赢在创新”比赛期间,她每周两次答辩,十几次独自应战,焦虑成了日常伴侣,但她从未退缩,只因“努力会让我更安心”


图片

多尝试,发现更好的自


“大胆尝试,争取机会。”大一入学时,吴琪琪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目标。回顾高中时期,她常因不敢尝试而错失良机。来到崭新的环境,她决心作出改变。


在升旗仪式上看到国旗护卫队队员英姿飒爽的风采后,吴琪琪坚定地报名了旗队,并成功通过了面试。在国旗护卫队的五个学期,吴琪琪从一名普通队员成长为旗队负责人,她的毅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


无数次,在图书馆广场的台阶上,她抵抗身体的极限,静静站立三十分钟军姿——这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锤炼。在旗队磨炼出的坚韧精神,陪她走过科研和实践中的一次次挑战,使她总能保持冷静,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


图片

吴琪琪在国旗护卫队训练


吴琪琪还参与了“百千万工程”等社会实践。在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她跟随老师和同学们,重走红军长征路,宣传当地红色旅游文化;在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她为种植西施柚的农民提供电商推广与视频剪辑等指导,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实验室和校园,吴琪琪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遇见了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图片

右三为吴琪琪


图片

路漫漫,直博清华行其修


“进步的过程总是充满波折。”回顾直博清华的经历,吴琪琪感慨万千。在推免夏令营申请阶段,她曾向十几所高校投递简历,但大多杳无音讯。


面对第一轮的失利,吴琪琪迅速调整心态。恰逢期末复习,她便将精力放在备考上。期末考后,吴琪琪迅速转战推免赛场,但由于时间紧张,她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准备,只能以近乎“裸面”的方式来应对。然而,幸运的是,复习时打下来的基础让她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推免夏令营面试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优秀营员”的称号


图片

吴琪琪个人照


成功的经历增加了吴琪琪的信心,也使她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并利用暑假时间系统地梳理了专业知识和科研经历。到了预推免阶段,吴琪琪收到了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面试通知。那时,她仅有不到三天的时间准备,仓促之下她略感焦虑,对自己的面试表现也感到不太满意。不过,苦心人天不负。面试完回到广州的那晚,吴琪琪收到了初步录取的通知。如今,她已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拟录取,即将进入自己热爱的生物学专业深造。


在此刻,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吴琪琪感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她相信,尽己能、向前走,不会错。


图片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文案 | 伍玮樑

(指导老师 | 苏倩怡)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李嫣

校对 | 陈国琼

初审 | 李梅

复审 | 苏运生

终审发布 | 陈龙



投稿邮箱 | 151876960@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图片
暨南的“她”,20岁正青春!
图片
“我把自己养得很好!”
图片
图片

点亮“赞”“在看”

↘↘

暨南·新青年 · 目录
上一篇“我把自己养得很好!”下一篇“我好辛苦。”“别怕,我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暨南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