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312期:微表情识别研究 ——破译人际交往的密码

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312期                                         心理育人专题系列讲座

微表情识别研究

——破译人际交往的密码

主讲: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

主持:张将星(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时间:1122日(周19:30

地点科学馆国际会议厅

主办:党委宣传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嘉宾简介:

傅小兰,女,1984年和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岗位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心理学组成员等。从事认知心理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承担和参与科技项目30余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350余篇,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主编《心·坐标:当代心理学大家》和《情绪心理学》等著作。研究工作获得2013年和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和“全国教科文卫系统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和九大委员,全国妇联第十一届执委等。 

内容提要:

    微表情是一种非常快速的面部表情,大多数人往往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利用微表情进行自动谎言识别在安全、司法、临床等众多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我们使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与计算机视觉研究技术,对微表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考察了微表情的表达时长和特征,人对微表情的自主控制和自我觉察能力,以及微表情的识别,并构建了三个具有较高生态效度的微表情数据库,现已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本场讲座傅小兰将系统介绍微表情的研究,破译人际交往的密码,助力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讲座为暨南大学在校生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学术活动)

更多信息请关注忠信笃敬网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