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315期
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
——暨电影《流浪地球》创作分享
主讲: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雨果奖”获得者)
时间:12月25日(周二)15:00
地点:管理学院101
主办:党委宣传部/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学生处
嘉宾简介:
刘慈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2012年人民文学柔石奖短篇小说金奖,2013年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奖金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2017年6月25日,刘慈欣再次凭借《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2018年11月8日,获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活动简介: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创作于2008年的中短篇小说作品,该书曾获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计划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生死之战的故事。作为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通过宏大的特效场面带来视觉奇观的同时,又以中国文化的现实为基础,展现中国人特有的对家的情感以及对地球家园的依恋。本次活动,刘慈欣将讲述他的科幻小说创作之路,分享对生活和文学的思考。现场还将播放电影《流浪地球》三段预告以及五分钟正片内容,敬请期待。
(本讲座为暨南大学在校生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学术活动)
门票派发方式请关注百年讲堂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