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316期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系列讲座
老庄思想的时代价值
主讲:陈鼓应(著名道学文化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原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刘文静(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时间:3月7 日(周四)15:00
地点:科学馆国际会议厅
主办:党委宣传部 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嘉宾简介:
陈鼓应教授出生于福建长汀,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台湾大学。1978年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研究工作,1984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97年起任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201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现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教授,《道家文化研究》辑刊主编。
陈鼓应教授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40余年,并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近年来中华书局出版的《陈鼓应著作集》重新校订出版了包括《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管子四篇诠释》、《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周易今注今译》、《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的人文精神》、《悲剧哲学家尼采》等在内的20部著作,是陈鼓应教授学术作品的集中呈现。
内容简介:
人生旅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老子提倡坚韧不拔,以柔克刚,所谓“道进若退”;他的”祸福相依“的哲理,能够为身处困顿的人们提供向上的动力。《庄子》的”宇“和”宙“的概念,为我们拉开了思想视野、拓宽了精神空间;庄子及其学派对知识的确定性的质疑,不仅对于哲学研究有重要贡献,而且有助于人们在无限的时空中体验到个体知识的有限性,积极进取,防止管窥蠡测。老庄的这些宝贵遗产,与传统文化中其他学派的学说一样,不仅充满着历史文化感,而且饱具社会责任感,具有跨越时代的现实意义,能够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生修养提供不断向上的驱动力。
(本讲座为暨南大学在校生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