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319期 :“心”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系列讲座

“心”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主讲:景海峰(深圳大学国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

主持:高华平(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

时间:418 日(周四)1500

地点:科学馆国际会议厅

主办:党委宣传部 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嘉宾简介:

景海峰,深圳大学国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专著有《熊十力》、《梁漱溟评传》、《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诠释学与儒家思想》、《经典诠释与当代中国哲学》等。

内容简介:

当前的心学热潮中存在着某些偏狭化理解的现象,过分倚重于阳明学,甚至把阳明的思想就视之为是心学的全部,因而讲心学就只关乎阳明学,其余的则不大过问。这种单一的进路和狭窄的局面,实不利于对心学的全面了解,对于发掘和弘扬中国心学文化中的真精神也构成了一定的障碍。本讲座试图打开一种心学现代叙述与哲学诠释的视野,从宏观上将心学放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流中来理解,也放在中西文化比较与互释的当代视野下来说明,以期对“心”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宏阔性、包容性和深刻性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揭示出“心”在中国哲学思想中所具有的意义。

(本讲座为暨南大学在校生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学术活动)

更多信息请关注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