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系列讲座
向死而生与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生存结构
主讲: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院长;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主持:高华平(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
时间:4月23 日(周二)19:30
地点:科学馆国际会议厅
主办:党委宣传部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嘉宾简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院长;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以列维纳斯为代表的现代法国哲学与现代犹太思想,以霍布斯、卢梭、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政治哲学,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思想现代转型的研究。主要成果:《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2006年)、《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2008年等;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道风》、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海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学术兼职:《通识教育评论》(联合主编),复旦通识丛书主编、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法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上海比较哲学与研究学会副会长等。
内容简介:
当下,我们用源自西方的概念来解释我们的世界,而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传统部分却在遭遇尴尬和冲击。我们的生活包含完全不同的文化,需要独立的解释。比如,就生存观而言,相比于西方推崇的”向死而生“,中国”生生不息“的视角则凸显了归属、家庭、传承、延续、道德。尽管它们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都解释了人的基本需要和特性,然而这两者看待现世生活的眼光却是如此的不同。这迫使我们必须确立自身文化中的生存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