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躬耕探索育人路 李亦非与暨大共成长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李亦非被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的“拱门”吸引,选择成为暨大的一名教师;此后十余载,从中文课研室成员到人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从讲好专业知识走向探索学科边界,从一方讲堂走进国际赛场,李亦非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李亦非)

躬耕探索,精益求精

李亦非刚到珠海校区时,校区的建校历史还不到十年,从教十余年来,她陪伴校区经历过几次重要的专业分流调整,从最初的中文教研室的一名教员,到后来任教于新闻与广告专业,再到如今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名老师。“可以说我是校区发展的见证人,我和珠海校区的老师同学们共同进步。”

过往的十年里,李亦非开设过二十余种专业课和通识课,横跨文、理、工科、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有例如《大学写作》《电脑制图软件》《昆曲之美》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甚至多达6-9门。因此,走在珠海校区的教学楼里,你或许可以看到一位风风火火,步履匆忙的老师在课间穿行于不同课室之间,这个老师正是李亦非。能开设各种不同专业课程,十年如一日扎根在课堂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书是我的人生乐趣。”

(李亦非与学生们合照)

为适应学校专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和出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李亦非深刻认识到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她提到,“不同学科之间是有专业壁垒的,但是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可以互相融合和启发。”十年的教育摸索中,李亦非积累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专业认证,她陆续拿到过ABNLP国际认证高级执行师资格、美国催眠治疗师协会认证中级治疗师资格等不同领域的证书。她认为“中文和心理学这两个专业看似不同,但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后,也会为《大学写作》等课程添加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此外,天生对色彩极其敏感的李亦非还获得了中国商业联合会中级色彩咨询师资格,也借此更新了《基础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课程中有关色彩的专业知识,希望给学生提供不同行业领域的配色知识。在李亦非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多领域探索,努力打破现有的学科壁垒,力图在文、理、工科中建立多元融合的知识体系,希望能够为暨大、为祖国输送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弘扬文化,传承精神

能够在课堂里将教学和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相结合,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李亦非心中的愿景。暨南大学作为知名侨校,肩负着连接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责任,一直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李亦非出身文化世家,自幼熟识戏曲古文和各类刺绣非遗技艺,一直践行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

多年来,李亦非在珠海校区开设过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优秀通识课程,在学生们中拥有很好的口碑。她努力肩负起“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至五洲四海”的重要使命,以自己的课堂为实验点,和同学们一起寻找积极的新的传播路线和多元的传播方式。

(李亦非与学生们正在热烈讨论)

在她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授的《昆曲之美》中,有的学生会向她借道具去组织表演昆曲,将昆曲中的工尺谱设计成了精美的文创周边,还有同学将一些唱词改编为了流行歌曲进行演唱。她时常被学生们的才华所惊艳,“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式和昆曲进行结合,从作品中感受到他们对文化有着多样化的理解,我觉得很有意思。”在广受欢迎的《古代戏剧欣赏》上,李亦非各种戏曲典故信手拈来,文化名人如数家珍,偶尔兴至还会给学生们唱上两句。许多上过李亦非课的同学都能感受到她的课堂的生动有趣,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非非老师”。“听老师在台上戏曲里的故事,好像那些人物都活了似的。”

一直以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高校教育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将戏曲文化引入课堂,带领学生感受戏曲之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李亦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道路上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创新,砥砺前行

在教育创新的改革驱动下,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学生参与“大创”“互联网+”等大学生赛事,切实开展实践创新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广告专业的老师,李亦非深知实践创新在本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她提到,所有的专业知识最终都要走进实践中去,但往往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所以我鼓励他们多去实践,多去比赛,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

(李亦非与获奖学生们合照)

基于此,李亦非常年担任各种创业创新实践项目的指导老师,希望为学校和国家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2016年至今,她指导学生参加了oneshow、金犊奖、学院奖、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等国内国际广告大赛,获奖30余项,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多次。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她事事躬亲,带领学生完善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陪伴学生经历作品从“0到1”的全过程。

(李亦非曾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她总是鼓励学生们积极参赛,主动开阔视野,走出暨大,登上国家级、世界级舞台。“哪怕是失败,我觉得参加比赛能够积累非常宝贵的经验,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质变。”李亦非老师更希望学生能在竞赛的一次次设计、修改、比稿、演讲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体会学习文化氛围,认识到行业发展趋势,感受国家政策变化的脉络。

(新闻社 文/吴璇 张芯瑜 田静雯 图/受访者提供)

责编: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