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团队谈 | “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谈“创新”

【开栏语】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主力军,为更深刻认识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和时代内涵,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暨南大学》报开辟“聚焦高质量发展·团队谈”专栏。专栏将追踪暨南大学优秀科研团队,探寻团队特质,分享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激励全校师生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宏伟实践,赋能教育强国战略实现。

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东北角,有座研究所隐入绿荫。走进玻璃大门,办公室、实验室在走廊两侧依次排开,实验室里,各种先进仪器设备高效运转,暨南大学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超配所”)的师生们正在实验室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正是在这里,一个个研究猜想被验证、一篇篇高质量成果陆续诞生,也是在这里,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

在Nature成功发表论文,对“超配所”的师生而言是一次莫大的肯定与鼓舞,也再次证明团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极具突破性和创新性。成立于2017年的“超配所”致力于超分子功能配位体系的分子设计、微纳结构复合材料的精准合成、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的设计开发、晶态多孔材料创制等基础研究,努力推动绿色分离和节能环保材料与技术、能源高效转化与存储、生命健康新应用等学科领域和新型产业的科技进步,目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学研全链条科学与技术研究优势。

2019年,团队获评“李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团队在基础研究“创新”上深耕,持续在服务国家发展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发力,书写着独属于“超配所”的“工匠”故事。

李丹:把要做的事培养成自己的兴趣

早上按时起床、吃一顿简单的早餐就来到办公室,或是开会,或是看文章、与学生交流,下午与上午的安排别无二致,晚上读文献到一两点……这就是团队负责人、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李丹教授的一天。从教近40年,“自律”始终是李丹的人生底色,尽管事务繁多,他还是会每天抽出时间坚持阅读国际前沿论文,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能力、教做人。做研究不要怕坐‘冷板凳’,要心怀热爱,把要做的事培养成自己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李丹有一套独特的育人和科研心法。与化学结缘至今,一届届学子和无数科研成果见证着他对教书育人和对化学的热爱。

他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李丹始终贯彻着他所认为的“工匠精神”,深耕于专业领域,在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领域里,培育能拥有幸福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人,不断产出创新的科研成果,进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2008年就获批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李丹不仅是科研上的“匠人”,更是教学上的“名师”。“我认为做老师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把老师当成一份工作,自己的任务只是教授学生知识;第二阶段,我认为老师是一份职业;第三阶段,我将其视为一份事业,是我要终身追求的目标。”李丹育人理念效果显著,在他的影响下,团队慢慢发展为有着家庭般温馨氛围的港湾,团队成员彼此关爱、氛围融洽,这也间接促成了十余位夫妻在此结缘、携手走入婚姻殿堂,“超配所”有了“超级般配、超级配对”等更甜蜜、更生活化的含义。

在Nature文章的发表过程中,李丹发挥着掌舵领航的关键作用,是学生科研航行的引路人。他常常去实验室指导学生们做实验,在办公室与学生讨论、谈心更是家常便饭。团队成员气馁沮丧时有他的加油鼓劲、遇到科研困境时有他的耐心指点,在这样的帮助下,研究工作总能慢慢聚焦于更清晰的目标,也总能取得进展和突破。

作为“超配所”的“主心骨”“大家长”,李丹的一言一行始终影响着团队成员,他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们都能感悟到化学的美,都能在化学中找到乐趣、享受科研。

陆伟刚:在教学和实践中引导学生创新发展

2018年,远在美国的陆伟刚在与李丹通话后,被暨南大学的底蕴和李丹的人格魅力吸引,因科研思路、处事风格、教育理念与李丹不谋而合,他决心放弃在美国Fayetteville State University研究科学家的工作,回国加入“超配所”团队。

陆伟刚是“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团队教师的一个缩影,他说:“我没有周末,除去上课和半天打球时间,基本上每天都会在研究所工作。一方面我觉得人在这里学生随时都可以来找我,另一方面,我认为科研就是一个要花时间、不断积累的过程,花的时间越多,才越可能有产出。”

正是因为陆伟刚坚持扎根在研究所,读文献、做科研、找突破,努力发挥“工匠精神”,才能始终追踪学术前沿、发现问题、寻找创新点,产出高质量创新成果。

在Nature论文的发表过程中,陆伟刚作为指导老师,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努力克服时差问题,密切关注项目进展,坚持与学生线上交流、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关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积极鼓励学生。这也体现出陆伟刚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创新。”

正因为“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中有许许多多像李丹和陆伟刚这样的老师,他们始终坚持“工匠精神”,坚守在科研和教育一线,用积极的态度投身化学工作、用正确的理念教书育人,才能产出有创新性的成果、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优秀化学人。

曾恒:设立目标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作为化学与材料学院首届博士研究生,Nature所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曾恒博士对“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充满感情,“我觉得我们团队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团结、平等、勤奋。”良好的团队氛围带给曾恒的不仅是工作时愉悦的心情,还为产出创新性成果提供了沃土,Nature文章就在这样积极的团队氛围中顺利完成。

在曾恒眼中,“团队是平等的,它给了每个成员成功的机会。”在“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学生在接受老师教育及资源使用方面都是平等的。平等使每位团队成员的声音都能够被听到,进而促使团队成员更加积极地寻找实验突破口,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创新性的成果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悄然发芽。

曾恒认为“创新就是大胆尝试、敢为人先,要勇敢去做,做一些新的、有意义的事情。”正是因为团队为学生提供了试错的机会与再来一次的勇气,他们才能勇敢尝试、大胆追梦。

作为团队里的年轻力量,曾恒视李丹、陆伟刚为科研上的榜样、生活上的航标。谈到未来,曾恒目标明确,也满怀信心:“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我要像李丹教授一样努力、自律,继续深耕科研,勇敢尝试,将理论研究逐步向现实应用过渡,做一名更优秀的化学人。”

曾恒与团队里的其他青年人一样,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永不言弃的热情,在“超配所”这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团队中挥洒着青年人的激情与活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成为科研“匠人”的路上前行。

坚守“工匠精神”培育“创新精神” 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篇Nature论文中,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离机制,成功解决了传统分子筛吸附动力学缓慢和吸附量低的问题,未来进入工业级应用后,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研究成果正是李丹及其团队成员研究思路的生动体现,数年来,团队一直为“深耕化学,服务国家与社会”而不断努力。

谈及团队未来的发展,成员们都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出创新性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应用层面,我们也在积极与石化企业合作,加快推进研究的实践转化,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实在的贡献。”

(“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团队合影)

“工匠精神”是“超配所”发展的精神基石,团队上下齐心协力,在化学领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则是团队始终如一坚持“工匠精神”后水到渠成的突破。只有孜孜不倦甘当“工匠”,才能促使创新思路破茧而出、促进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李丹提道:“大学就是要培养人才、产出创新成果、进而服务国家与社会,我们所做的工作正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因此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超配所”团队正努力坚守“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土壤,以化学为利器,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宏伟实践,在暨南大学的校园里,书写出新一代科研“匠人”的动人故事。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杜明灿 李哲宁

图:化学与材料学院

校对:陈国琼

责编:杜明灿

初审:苏倩怡

复审:李伟苗

终审发布:苏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