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烨倩通讯员/赫栋峰赵丹宁)9月6日,近200名青年大学生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沉浸式感受时代的变迁以及侨胞的家国情怀,这是暨南大学港澳台侨新生到江门开启侨乡文化研学之旅的第一站。当日,暨南大学2023级新生训练营港澳台侨学生江门侨乡文化研学活动在江门市启动,翻开“侨校+侨都”校地合作新篇章。
自2021年8月31日,暨南大学与江门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华侨华人、人文社科与智库共建、医疗、教育和人才培养、学生交流六大方面不断深化合作,探索共建粤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合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据了解,本次研学活动是暨南大学开展新生训练营11年以来首次与江门市合作开展的岭南文化研学活动,主题为“赓续侨都历史文脉,担当侨校青年使命”,旨在以侨乡文化的浸润,增进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研学活动共设计了科普教育、非遗文化、科技创新、红色传承和乡村振兴共5条主题路线,2600多名港澳台侨新生于9月6日至11日分6个批次前往蓬江、新会、台山、开平、鹤山等地考察学习,在实地考察调研、亲身体验中感受侨乡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6天的研学活动里,港澳台侨新生将先后走进世遗地、古村落、博物馆、实验室、产业园、大企业,充分领略华侨华人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中西文化交汇交融的独特魅力以及江门作为“天然影棚”一步一景的秀美风光。
同一天,暨南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研学基地在江门挂牌。(2023-09-07)(09)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9/07/content_10073761.html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