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智能感知团队助力航空无线电安全获赠感谢信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近日,民航局空管局技术中心与深圳市无线电监测管理站先后向暨南大学发来感谢信,对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能感知团队李晓帆副教授团队在民航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干扰机理分析及测试专项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感谢该团队为空域安全问题研究提供的重要技术验证和关键科学支撑。

2025年4月至7月,为系统性剖析民航机载TCAS系统预警成因,民航局空管局技术中心在深圳观澜导航台及空管设备保障与测试基地实验室开展了TCAS系统干扰机理分析与测试专项工作。此次工作直面空管运行安全关键问题,不仅时间紧迫,干扰溯源难度也较大。

专项工作期间,暨南大学派出李晓帆副教授团队协助攻坚。团队借助自主研发的航空无线电业务干扰测试验证系统,精准复现了典型同频干扰场景,并在与该中心机载TCAS设备联调后,成功验证了告警故障的核心致因机制,为TCAS系统干扰溯源提供了关键科学支撑。该团队展现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效协作水平,有效推动了此次TCAS系统干扰分析验证工作的进程。为此,民航局空管局技术中心特向暨南大学及李晓帆副教授团队致以诚挚感谢。

2025年4月27日至30日,为查明珠三角地区民航 TCAS 告警异常事件的成因,深圳市无线电监测管理站联合民航中南空管局、深圳空管站、九洲空管公司等单位,在观澜导航台开展了空域干扰现场分析检测工作。

联合测试期间,暨南大学派出团队携带专业宽频带信号模拟设备全程参与技术攻坚。通过精准复现典型同频干扰场景,团队成功验证了告警故障的核心致因机制,为空域干扰溯源提供了关键科学支撑。


李晓帆带领研究生在深圳观澜导航台开展现场测试

在上述专项工作期间,李晓帆副教授带领硕士研究生黄煦、梁健恒等团队成员,在前期坚实的工作基础之上,针对TCAS干扰成因及干扰信号模拟进行了深入研究;团队研发的“航空无线电业务干扰测试验证系统”在专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晓帆带领研究生在2025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参展

此外,团队还受邀参加了7月9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在论坛上,团队向中国无线电协会、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汇报并展示了团队在航空无线电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得到业界广泛关注。

此次获赠两封感谢信,不仅是对学院科研团队专业能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学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技术需求的生动实践。智能感知团队表示,将以此次技术研发为契机,持续提升技术实力,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发展贡献“暨南智慧”。

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感知团队由杨光华教授领衔,长期深耕智能感知、智能通信、智能计算等研究领域。李晓帆副教授作为团队骨干,长期从事无线电信号智能检测、多模态智能感知融合、无线AI等方向的前沿研究。团队聚焦国家电磁频谱技术与管理重大战略需求,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牵头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向国际电联(ITU)提交的3篇标准化技术提案均被接收,还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通信学会科技技术奖等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责编:常凯丽